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音乐学院出品、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制作的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日前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该剧以人民音乐家聂耳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为经纬,通过合唱剧这一创新形式,将《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等经典作品与人生故事娓娓道来。同时,该剧从策划、创作到表演全链条的“学院力量”,也展现了中国音乐学院“以演促教、演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丰硕成果。

本轮演出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担任总策划与艺术总监,汇集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胡廷江与作曲家黄凯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黄训国以及导演沈亮等国内一线主创,金野、金刚担任指挥,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与兰州大剧院共同呈现。
历经多轮打磨,《聂耳的歌》第六轮演出在艺术上更加纯熟。“这一轮最特别的是把新老演员混编在一起,时间紧却激发出更多的化学反应。”导演沈亮表示,“这个戏每轮演出都在打磨,演员换过,学生团队在轮替中还有新组别加入,但正是这种高频率排练总能让我们找到新火花。”
整部剧以聂耳的音乐创作贯穿始终,富有民族情感的经典旋律经由作曲家采用交响化的作曲手法全新创编,既不脱离聂耳原作又焕然一新。胡廷江介绍,剧中的音乐是从聂耳已经创作的40多首原作里精选出来的旋律作为素材,做了交响化的拓展。从《口琴曲》到《卖报歌》,从《金蛇狂舞》到《义勇军进行曲》,饰演聂耳的黄训国和师生们通过情境化的演绎,让每一个音符背后的故事鲜活了起来,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感。

看到演员们在舞台上的成长,沈亮非常欣慰,“6轮演出的历练,可以明显看到学生们的进步,因为舞台对于大家是一个太重要的课堂和实践基地。”
李心草表示,这种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对学生是全方位的提升,不仅能够让大家在真实舞台场景中锤炼专业能力,更通过跨专业的沟通协调,让学生提前掌握团队协作的“软技能”与“硬实力”。(完)
73910
85914
2025-10-30 07:38:44
50427
92537
2025-10-30 07:38:44
48263
57682
2025-10-30 07:38:44
34706
50819
2025-10-30 07:38:44
23564
70824
2025-10-30 07:38:44
03915
21073
2025-10-30 07:38:44
65920
20148
2025-10-30 07:38:44
62485
21573
2025-10-30 07:38:44
30924
29307
2025-10-30 07:38:44
58297
35102
2025-10-30 07:38:44
03584
59748
2025-10-30 07:38:44
10457
84923
2025-10-30 07:38:44
94617
89523
2025-10-30 07:38:44
65803
95420
2025-10-30 07:38:44
53476
49360
2025-10-30 07:38:44
42569
20931
2025-10-30 07:38:44
81560
46027
2025-10-30 07:38:44
60241
28593
2025-10-30 07:38:44
48563
02694
2025-10-30 07:38:44
96537
97206
2025-10-30 07:38:44
78412
48230
2025-10-30 07:38:44
80635
80654
2025-10-30 07:38:44
28569
14269
2025-10-30 07:38:44
57081
21905
2025-10-30 07:38:44
27589
78502
2025-10-30 07:38:44
74608
02463
2025-10-30 07:38:44
23071
87562
2025-10-30 07:38:44
72934
91408
2025-10-30 07:38:44
46150
34760
2025-10-30 07:38:44
04512
67358
2025-10-30 07:38:44
59623
84156
2025-10-30 07:38:44
28973
32179
2025-10-30 07:38:44
95263
13659
2025-10-30 07:38:44
76342
82105
2025-10-30 07:38:44
32165
59026
2025-10-30 07:38:44
90872
21954
2025-10-30 07:38:44